最近國片在台灣發燒的程度,叫人嘆為觀止、嘖嘖稱奇,就連鮮少進電影院的我,也順應這股潮流,一起來共襄盛舉,連看了兩部國片-《海角七號》與《囧男孩》。《海角七號》的精采之處,已經不需要我再贅述了,這部電影在各大BBS與部落格都豎立很好的口碑,藉由這樣特殊的宣傳管道,它的超人氣從網路開始蔓延出去。觀賞《海角七號》變成全民運動,觀眾群遍及不同年齡層,相關週邊商品造成搶購,片中演員各個紅得發紫,恆春的美麗風情更是深植人心。《海角七號》絕對是近年來最轟動的國片,它充滿『台味』又平易近人,開拓台灣電影的新境界。

當初剛看完《囧男孩》的時候,雖然挺喜歡這部小品電影,可是沒有太強烈的情緒,反而等我看過《海角七號》之後,才驚覺《囧男孩》原來拍得那麼好!其實並沒有要將這兩部電影拿來比較的意思,因為兩者無論拍攝手法或故事題材都不相同,只不過我剛好在相近的時間觀賞它們,就乾脆一起來寫心得。看戲是很主觀的一件事,因此觀眾各有所好,有人喜歡《海角七號》的歡樂,當然也有人喜歡《囧男孩》的童趣。這兩部電影不僅扭轉台灣觀眾的刻板印象,改寫國片的票房記錄,更成為混亂世道裡的清流,撫慰了大家空虛無助的心靈。





《海角七號》表面上是個愛情電影,但片中兩段愛情故事並沒有打動到我,反而讓我覺得有點多餘,真正引人入勝的部份,還是那些鄉土的甘草人物,是他們亮眼的表現豐富了電影。日本教師朗讀的情書貫穿全片,營造出深情浪漫的『鄉愁』,但我感受到的卻是殖民地次文化的陰影,有種感慨與無奈湧上心頭。因為導演想要觸及的議題太廣,所以每個部分只能點到為止,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。《海角七號》當中我最喜歡怪咖女孩『大大』,她獨特的氣質非常搶眼,演技也比大人更沉穩內斂。另外,范逸臣時而溫柔清亮,時而激昂高亢的歌聲,也讓我如痴如醉,雖然以前就知道他是出色的歌手,卻不曉得舞台魅力竟然這麼棒。

《海角七號》裡面愛出風頭的國寶人物『茂伯』,每次出場皆令全場觀眾哄堂大笑,風采甚至蓋過男主角阿嘉,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角色。不過,我對於用講粗話和謾罵來做為笑料不太習慣,實在無法融入其中。儘管大家說《海角七號》拍出台灣人的生命與活力,但日本殖民台灣的歷史太久遠、城鄉差距我也沒有深刻體會過,因此文化的代溝與隔閡,仍是我難以跨越的障礙,所以導演想傳達的時代精神,並不能引起我的共鳴。雖然《海角七號》的票房遙遙領先其他國片,但我其實更喜歡另一部充滿奇幻色彩、溫馨真摯的《囧男孩》,那種不著痕跡的詼諧幽默,深深吸引我的目光,從那些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童年影子,找回了遺忘的赤子之心。





剛開始我對《囧男孩》沒有抱著多大期待,想說兩個死小孩的故事,應該很無聊才對。不過,導演天馬行空的創意、童星逗趣生動的表現、梅芳阿嬤畫龍點睛的演出、馬志翔不顧形象的扮醜、故事穿插的可愛動畫……等等,皆是令我驚豔的地方,想不到國片可以如此多彩繽紛,把商業通俗和藝術創作做了完美結合。《囧男孩》乍看之下像一部記錄片,因為演員的演技太自然了,自然到不像演戲,我一度懷疑是導演安裝隱藏式攝影機在兩個孩子出沒的地方,偷偷捕捉他們的生活點滴,要不然怎麼可能拍出這麼逼真的情節。但導演並不是在拍記錄片,他只是努力從五千多個試鏡的小朋友,精挑細選出這兩位來詮釋讓所有人囧到不行的『騙子一號』跟『騙子二號』,加上長時間的培訓,最後才能成功將他們精湛的演技呈現在大螢幕上。

我覺得《囧男孩》的後勁很強,感動會在心中醞釀發酵,等我再去回想劇情,才發現導演的細膩用心,對於片中動人的小細節,以及主角辛酸的遭遇,開始有想落淚的衝動。即使劇情單純到不行,通通圍繞在調皮搗蛋的小男孩身上,可是他們卻能帶領觀眾,進入無限寬廣的異次元世界。小孩子都是看著大人的背影成長,大人的投機取巧、大人的奸險狡詐,無形中影響著小孩子的價值觀,因此在責備『騙子一號』、『騙子二號』之前,大人更應該先反省,自己是否有以身作則。當林艾莉用甜美的聲音說:「只要記得微笑,就不會害怕了。」我當下被這個女生的早熟懂事所震撼住,不光是她,就連『騙子一號』和『騙子二號』,也用自己的方式學會了堅強,使觀眾在心疼他們的同時,更佩服他們的勇氣。惡劣的環境無法抹煞純真的笑容,成長的痛苦轉化成一股能量,迸發出最絢爛美麗的火花。





By 雪奈 2008/09/27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雪奈日劇部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