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跟大東俊介的第一次接觸】
距離見到大東俊介已經過了半年,但我卻遲遲沒寫《金閣寺》舞台劇觀後感,想說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,一定要儘快動筆,否則那種激動與感動的心情肯定會逐漸淡忘。才剛喜歡上大東不久,馬上就有見到他本人的機會,自己實在太幸運啦!不過,後悔沒買好一點的位置,因此只能坐在三樓,透過望遠鏡來觀賞他的演出。儘管如此,依然覺得非常幸福,大東的聲音好迷人、笑容好燦爛,演戲時認真投入的模樣,讓我更加欣賞他。現在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,很難為了喜歡的藝人,特地請假到日本追星,通常是利用農曆新年或者連假,才可以去日本旅行,然後順便參與活動,以及看舞台劇、演唱會之類的。所以對我而言,運氣的好壞十分重要,像這次剛好遇上生田斗真與大東俊介的舞台劇,下次想再見到他們,不曉得要等到何年何月了。
【橫濱KAAT神奈川芸術劇場】
獨自前往橫濱『KAAT神奈川芸術劇場』觀賞《金閣寺》舞台劇,是我日本行的倒數第二天,因為前幾天累積的疲勞,導致右腳的韌帶發炎,所以每走一步路就劇痛一下,但為了見心愛的大東,還是忍著腳傷,靠意志力支撐。橫濱是個繽紛摩登的城市,尤其夜景更目眩神迷,幾年前來過這裡,便留下深刻印象,日劇也常常到此取景,可惜這天純粹是來看舞台劇的,沒有多餘時間跟力氣觀光。來到橫濱以後,轉搭『みなとみらい線』至『日本大通り駅』下車,從3號出口上去,步行五分鐘左右即可抵達『KAAT神奈川芸術劇場』。但是,短短的路程我卻花了快十分鐘才走到,不免擔心自己的腳會殘廢。當KAAT嶄新且壯觀的劇場矗立在眼前時,我都快喜極而泣,一想到大東在裡面,心就狂跳不已。
【令人嘆為觀止的前衛表演】
買好場刊後,緊接著要入場、準備觀賞舞台劇。看到舞台佈置的時候我很傻眼,未免太簡單、太粗造了吧!或許是因為看過『劇団☆新感線』的作品,先入為主的認為,舞台劇必須有豪華佈景、複雜機關,加上驚人的視覺、聽覺特效才對。不過,《金閣寺》真正厲害之處,難以用言語形容,我深深被震懾住,光靠幾張簡單的桌子、屏風、木板,透過演員的挪移、搬動,輕易變成各種不同場景,而燈光的搭配也非常巧妙,瞬間創造出不同的時空,使觀眾立刻沉浸在詭譎、荒誕、絕望的故事當中。開場前已經有幾位演員靜靜坐在台上,後來大東也走出來,一身斯文白淨的裝扮,跟書中的『鶴川』如出一轍,他坐在舞台右前方,讓我超級羨慕那邊的觀眾,應該伸手就能夠摸到大東,早知道不要省錢買三樓位置。看舞台劇常有跟演員近距離接觸的好機會,若是遇到像The Globe Tokyo那樣的迷你場地,連望遠鏡都不必使用。
我不僅跟喜歡的帥哥俳優有緣,還跟大文豪三島由紀夫有緣,《サド侯爵夫人》、《わが友ヒットラー》與《金閣寺》三部舞台劇,皆是出自這位大師之手。為了看懂舞台劇,事先讀完《金閣寺》的小說,原本以為會艱澀枯燥,但我居然著迷似地深陷在主人公『溝口』的內心世界裡,這種感覺和之前閱讀《人間失格》非常相似。雖然主角的性格灰暗扭曲,故事內容充滿對生存的質疑,以及對自身的嫌惡,美麗的金閣寺更成為枷鎖,緊緊將主角的身心給束縛住,不過我卻能夠同理他的苦惱。在舞台劇扮演溝口的演員,是傑尼斯當中演技備受推崇的森田剛,儘管不是他的粉絲,依然被他精湛的詮釋所感動,完全看不到偶像的光彩或傲氣,在我們眼前的只是一位天生口吃又自卑怯弱的小和尚。此外,高岡蒼甫飾演把溝口帶壞的『柏木』,不良少年的調調維妙維肖。
其實我注目的焦點,一直擺在大東身上,好喜歡他飾演的鶴川,像陽光般照亮溝口陰暗的內心。可惜爽朗正直的鶴川,最後以激烈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,給溝口造成巨大衝擊。大東畢竟只是配角,擔心若是沒有他的戲份,我肯定會很失落,幸好他仍然繼續留在台上,因為大東與高岡輪流擔任旁白。光聽大東的聲音,就足以被迷得神魂顛倒。在日本看過很多舞台劇,《金閣寺》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齣,能夠將三島大師的原著小說,用如此前衛新穎的方式呈現出來,令人嘖嘖稱奇、拍案叫絕。通常舞台劇的演出時間,如果加上中場休息,會長達三小時之久,但《金閣寺》毫無冷場,甚至不斷帶給觀眾感官刺激和心靈震撼,難怪這個作品可以搬到紐約演出。2012年初《金閣寺》將在赤坂ACT進行凱旋公演,大東已經是赤坂ACT的常客了,而我也決定要再看一次這麼精彩的舞台劇,期待與大東有更近距離的接觸!
By 雪奈 2011/08/03
【簡介:金閣寺與三島由紀夫】
三島由紀夫是日本戰後文學的大師之一,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。諸多作品中,以1956年出版的《金閣寺》最為人所熟知,這是部充滿悲劇性幻滅美學的作品,奧野健男當時曾讚賞該小說:「這是三島文學的最高水平,三島美學的集大成,本年度文壇的最大豐收。」除了日本國內,三島的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,甚至有人譽稱他為「日本的海明威」,曾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,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。
《金閣寺》以日本京都的金閣寺為背景。金閣寺本名為鹿苑寺,1394年由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建造,因為其金碧煇煌的外觀,湖中倒映出的金色樓閣太惹目,所以眾人稱為「金閣」,是鎌倉時代西園寺公經的別墅。1950年7月20日,一位大谷大學學生林承賢引火自焚,金閣寺被焚燬,這個事件造成全日本的震憾。而此事件成為了三島由紀夫的小說題材。
金閣寺一書中的主角溝口是一個有嚴重口吃、長相醜陋的小和尚,但又崇尚極致的美,導致內心扭曲與幻滅,沉溺在自我的幻想之中,將自己想像成歷史上的暴君,擁有絕對的權勢和鋼鐵般意志。他在小時候聽父親對金閣的描述就對它非常的嚮往,父親死前送他去金閣寺修行,對金閣寺的愛與恨與日俱增。在剃度前跟一位即將赴戰場的先輩聊天,先輩聽完他的出家志向,若有所思地說:「啊,是這樣的呀。那麼,有一天我可能要麻煩你了。」
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日本戰敗,溝口陷入深深的不安與悲哀。三島描寫著溝口當時內心的獨白:「這美麗的東西不久即成灰燼,那麼,真實的金閣寺便和我幻想中的金閣一模一樣了。」最後終於無法承受金閣的美,為擺脫美的觀念的羈絆,縱火焚燒金閣寺。溝口焚燬金閣後逃離現場,掏出口袋裡的小刀和安眠藥,扔到谷底。他點燃一支香煙,邊抽邊想:「還是活下去吧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