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0603105916371780.jpg

 

本文章同時刊登於上報:

http://www.upmedia.mg/news_info.php?SerialNo=18300

 

日本導演「荻上直子」自編自導的《當他們認真編織時》(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、)是一部滿溢溫情的電影,儘管是沉重到讓人想哭的題材,描述跨性別者的美麗與哀愁,不過導演透過小女孩純真無邪的視角,讓故事宛如童話般逗趣可愛、清新療癒,使觀眾從中感受到「愛」的力量,以及明白「家庭」的真諦。

 

小學五年級的小友(柿原りんか 飾)因為不負責任的媽媽突然離家出走,只好去投靠舅舅牧生(桐谷健太 飾),而牧生的同居戀人凜子(生田斗真 飾)是由男變女的「跨性別者」。雖然剛開始小友有些困惑,但凜子的溫柔照料,讓她體會到從未獲得的「母愛」。三人組成一個看似不尋常的家庭,這段期間相處的點點滴滴,替他們留下珍貴動人的回憶。

 

當「多元成家」以及「同婚修法」在台灣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時,描寫LGBT的《當他們認真編織時》在德國柏林影展拿下泰迪熊評審團特別獎,這是多麼令人雀躍的消息,荻上直子導演成功替跨性別者與同志族群發聲。她用貼近日常生活的樸實手法、含蓄委婉的暗喻,以及淡雅的日式美學風格,巧妙地陳述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故事,並且面面俱到的觸及了每一個層面。

 

就像我們早已知道,世界上存在著不同膚色、族群、宗教信仰的人們,性別也可以是多元且流動的。除了男性與女性之外,社會上還存在著女同性戀(Lesbian)、男同性戀(Gay)、雙性戀(Bisexual)、跨性別(Transgender)等等多樣貌的群體。

 

正因為是少數、非主流的存在,常被貼上「不正常」的負面標籤,但究竟什麼才是「正常」呢?被認為是正常的異性戀夫妻,未必有能力建立幸福家庭,而被認為異常的多元成家,往往更懂得如何去愛。

 

或許,這個社會上的「歧視」與「偏見」永遠無法消失,但荻上直子導演希望透過《當他們認真編織時》讓觀眾了解到,我們身邊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人,大家皆有其存在的意義,應該受到平等的對待。我認為比起教育下一代要當個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男性或女性,更希望孩子擁有善良寬厚的胸襟,懂得尊重與自己不一樣的人,用溫暖包容的眼光來看待世界。

 

故事中的主角凜子,她的生理性別雖然是男性,內在卻住著女性的靈魂,這不是一種疾病或者被誰所影響的結果,而是與生俱來的認知。所以,凜子的媽媽才會跟她說:「抱歉,我沒有生一對乳房給妳,只好幫妳做一副假的。」媽媽的溫暖接納,凜子才有辦法勇敢做自己,甚至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。用毛線編織出來的假胸部,象徵著母親的愛,凜子從媽媽那裡得到了愛,再將這份愛傳遞給小友。

 

在這部電影中,導演用許多「對比/對照」的手法,讓觀眾看見不同的價值觀與思考邏輯,她不批判也不說教,以自然真切的方式來呈現,充分獲得觀眾的共鳴。例如凜子對比小友的媽媽(一個是想成為母親卻礙於現實情況而無法實現的跨性別者;另一個是當了母親卻放棄養育責任的女性)、凜子的媽媽對比小凱的媽媽(一個是接納孩子的全部,讓她可以真正做自己的媽媽;另一個是否定了孩子的性傾向,最後把他逼上絕路的媽媽)。

 

本片不只關懷弱勢族群,還細膩刻劃母子之間的複雜又難解的情感糾葛。小友的媽媽廣美對女兒漠不關心,為了跟男人私奔而離家出走,傷透女兒的心。儘管凜子對小友付出無私的母愛,自己卻沒辦法生育,更被剝奪母親的身分。廣美的自暴自棄令人唏噓,凜子的無可奈何則叫人心疼。

 

對小友來說,廣美和凜子都是重要的媽媽,因此當她聽到別人批評凜子的時候,才會挺身而出保護凜子。但小友最後選擇回到廣美身邊,一方面是無法割捨的親情牽絆,另一方面則是知道媽媽是最需要她的人,希望成為媽媽的支柱和歸宿。即使是有點遺憾和感傷的結局,但我看見了小友的成長和蛻變。

 

18766615_1353156731405645_7785416607613694710_o.jpg

 

當媽媽之後再來看這部電影,感觸格外深刻,聽到凜子媽媽對小友說:「如果妳敢傷害凜子的話,我絕對不會原諒妳,即使妳是小孩子也一樣。」我感動得紅了眼眶,好想成為凜子媽媽這樣開明樂觀的母親,知道孩子的不同之處以後,願意給予支持和認同。不過,孩子選擇艱辛的道路,必然會承受莫大的壓力與痛苦,做母親的怎麼可能不心疼,但也只能竭盡所能守護她。

 

面對不友善的歧視或打壓,凜子選擇用編織來抒發心情,她告訴小友:「如果遇到什麼不甘心或難過得要死的事情,透過編織就能夠全部放下。」藉由織毛線,可以放空和沉澱心靈,讓凜子忘掉煩惱,並且超渡逝去的男性象徵,即使被殘酷無情的對待,也有能力自己療傷,把淚水與憤怒往肚子裡吞,這是凜子最令我敬佩的地方。

 

就算過得比別人曲折坎坷,至少擁有理解她的媽媽以及體貼的戀人,凜子真的很幸福。牧生害羞的告訴小友:「既然喜歡上凜子這樣心地善良的人,其他事情都無所謂了!」愛一個人本來就該如此,不是取決於對方女性或男性的身分,而是跨越性別的框架,真正喜歡上對方的內在。

 

認識凜子之後,小友逐漸明白,不一樣並不代表不正常,於是她對同學小凱說:「你媽媽講的話不見得都是正確的,因此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罪孽深重!」能夠說出這樣的話,小友實在很了不起!她從最初的排斥抗拒,到後來真心接納小凱,願意跟他玩在一起,對於痛苦到去自殺的小凱而言,小友的善意無疑是重要的救贖,這也是荻上直子導演想對自己同性戀朋友所說的話。

 

我覺得這部電影教育我們的孩子──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需要受到尊重和接納,真正的「愛」不分性別和性傾向,甚至可以超越血緣關係。這部電影更教育我們大人──同樣身而為「人」,不應該否定別人的生存價值,更不應該反對別人也追求同等權利。而且,身教重於言教,自己先懂得付出愛,孩子才會擁有愛人的能力。

 

By 雪奈 2017/06/02

arrow
arrow

    雪奈日劇部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